科普信息
 
首页 >> 科普工作 > 科普信息  
问天寻地悟空|月亮的勇气
发布时间:2025-07-24 来源: 分类:

近日,文富社区携手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松吹科普”团队、江阴市科协及扬州大学,共同呈现了一场“问天”系列科普活动——“月亮的勇气”。这不仅仅是一场知识的传递,更是一场在孩子们幼小心灵深处埋下探索星火、感悟勇气的启蒙仪式。活动现场,孩子们眼中闪烁的求知光芒与阵阵惊叹,交织成夏日最动人的科学画卷。

活动以中华千年月文化为序章徐徐展开。小吴老师从中秋这一文化图腾切入,引领孩子们步入月亮的诗意长廊。从“嫦娥奔月”的缥缈仙姿,到“吴刚伐桂”的执着身影,再到“玉兔捣药”的灵动传说——古老神话不再是遥不可及的故事,而是唤醒文化基因、点燃探月热忱的精神图腾。

课堂氛围在科学探索篇章中达到高潮。当讲述明代“飞天第一人”万户以生命践行凌空壮志时,满室肃然。六百载光阴流转,“万户山”静矗月表,其名镌刻着人类探索苍穹的原始冲动。为让这份探索触手可及,活动特别增设天文望远镜观测实践环节。在专业指导下,孩子们屏息凝神,轮流凝视镜筒中的银色世界。当月球表面的环形山、陨石坑清晰呈现于眼前,此起彼伏的惊呼声响彻现场——“原来神话里的广寒宫,刻满了真实的伤痕!”“万户山真的存在!”望远镜不仅将38万公里的距离瞬间拉近,更以最直观的方式验证了课堂所学的科学知识,使抽象的宇宙概念化为指尖可触的震撼体验。

互动环节,小吴老师抛出发人深省之问:“为何我们刚刚亲眼所见的月表伤痕累累?”孩子们踊跃抢答。老师借由直观实验揭示真相,月球宛如一位无言的穹宇屏障,以身躯为盾,为地球承受亿万陨星撞击。当孩子们知晓月球引力不仅塑造潮汐韵律,更悄然减缓地球自转、为生命摇篮奠定基石时,惊叹声汇成共识:“原来望远镜里的‘伤痕’,是月亮守护我们的勋章!”

动手实践环节将想象力和工程思维推至顶峰。小小“航天工程师”们以黏土为基、纸板为骨、简易电路为脉,精心构筑属于自己的“玉兔号”。有作品装配“防撞盾牌”,致敬月球牺牲之勇;有车身绘就五星红旗,宣示“中国探月”的荣光;更有奇思妙想加装“未来装置”。方寸天地间,孩子们以童心筑梦,用巧手描绘对星辰大海的无限憧憬。

活动尾声,孩子们高举凝聚智慧与梦想的月球车,成就与喜悦辉映脸庞。此次活动不止于寓教于乐,更在孩子们的幼小心灵中点燃了科学火种。

“月亮的勇气”这一创新性科普盛宴,巧妙编织传统文化精粹与现代科技前沿。从神话传说到镜中观月,从深空探测到指尖创造,孩子们不仅通过镜头亲眼见证了月球的宇宙伤痕,洞悉其作为地球守护者的壮烈使命,更深切体悟了人类探索精神的永恒价值。正如冷月无声却以伤痕守护地球,这份始于万户火箭、延伸至今日镜筒的叩问未知、甘于奉献的精神薪火,必将照亮孩子们未来勇毅笃行的征途,激励其为民族科技腾飞贡献澎湃的青春力量。

打印本页 || 关闭窗口
 
 
 
江阴市科协版权所有 江阴市科协主办
1024*768分辨率,16位以上颜色,IE6.0以上版本浏览器
苏ICP备0500280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