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2日至13日,2024 - 2025学年全国青少年劳动技能与智能设计大赛(江苏省赛区)复赛在江阴国乐岛成功举办。大赛由中国自动化学会、全国青少年劳动技能与智能设计大赛组委会主办,南通大学、江阴市科学技术协会、南通青年创客联合会承办,吸引全省1300余名中小学生参与。

中国自动化学会普及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智慧教育专业委员会秘书长刘希未,无锡市科协党组书记吴莉萍,南通大学副校长徐骏,江阴市人民政府副市长金丹菁,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校友与社会合作处处长于清海,江阴市政协副主席钱晴,江阴市科协党组书记、主席俞均彦,南通青年创客联合会会长梅梅等出席大赛开幕式。
江阴市人民政府副市长金丹菁致欢迎词,她表示,作为“中国制造业第一县”,江阴产业家底深厚,创新动能澎湃、科学教育优质均衡,建成“全国科普教育基地”1个、“全国首批中小学知识产权教育示范学校”1所、“江苏省科学教育综合示范学校”4所、“江苏省青少年科学工作室”4个、“江苏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基地”1个、“江苏省青少年科技教育协会人工智能教育示范基地”8个,以及其他科教基地近百个,近3年来,江阴市青少年在省级以上科技赛事中获奖超千人次,全民科学素质稳步提升。接下来,江阴将坚持以赛为媒,与中国自动化学会、中国地质大学、南通大学等深化合作,持续打造多元化、高水平的青少年科创平台,开展系列创新实践活动,充分释放青少年的创造活力,助力更多怀揣科技梦想的青少年茁壮成长,共绘“科创江阴”美好画卷。
中国自动化学会普及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智慧教育专业委员会秘书长刘希未在致辞时说,中国自动化学会成立于1961年,长期坚持推动科学知识普及与科学精神传承、引领科研与教育创新、服务国家战略科技人才培养等重点工作。中国自动化学会发起这项大赛,旨在培养具备新时代知识技能结构的后备人才、学习能力强且能掌握前沿AI工具的劳动能手;以赛促学、以学促用,激发青少年学生的人机协作、融合创新、设计实践等综合能力,为发现更多具有科学家潜质的青少年拔尖人才贡献力量。
本次大赛设置机械设计、无人机精准操控、超级工匠、智慧物流4个赛项,涵盖智能设计与劳动技能的多元领域。赛场上,选手们全神贯注、认真操作,用出色的表现诠释了新时代青少年的科创风采;15名裁判公正执裁,40名志愿者维持秩序,确保了大赛顺利的举行。值得一提的是,江阴本地参赛选手达300余人,展现出江阴科技教育的蓬勃活力。胜出者将代表江苏参加8月份的全国总决赛。

“全国青少年劳动技能与智能设计大赛”(简称AILD)是教育部办公厅公布的《2022—2025学年面向中小学生的全国性竞赛活动》白名单中的第34项赛事,是国内首个聚焦劳动教育与智能设计融合的国家级赛事。本次大赛的成功举办,既促进了江苏各地市青少年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更是为全省科技教育事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市科协将以承办此次大赛为契机,依托创新教育,不断强化青少年科技素养培育,促进青少年创新意识、综合能力和科技综合素养的发展,掀起探索科学、自主创新的新高潮,为国家培养更多创新型人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