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6—27日,由省教育厅立项,省科协、省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省科技厅、中国科学院南京分院主办的第36届江苏省中小学生金钥匙科技竞赛团体决赛在南京举行,江苏省江阴高级中学、江阴市第一初级中学、江阴市城中实验小学三支学校代表队喜获佳绩。


获奖名单
小学组(一等奖)
江阴市城中实验小学
胡 颖 领队老师
李名扬 选手
徐梓华 选手
杨瑜昊 选手
初中组(一等奖)
江阴市第一初级中学
居寒洁 领队老师
孔王一鸣 选手
周熙雯 选手
卢肖彦 选手
高中组(二等奖)
江苏省江阴高级中学
姜 华 领队老师
庄奥楠 选手
尤 田 选手
徐子云 选手
本届金钥匙科技竞赛个人赛于2024年9月启动,全省共有160万名中小学生参赛,其中5.63万名选手进入个人决赛。团体赛经过市级选拔后进行总决赛,此次团体赛分为初赛和决赛两轮。团体初赛的题型为科学素养题和动手题。团体决赛设置有科学家考考你、科学素养题、综合应用题、演示观察题环节。经过市级选拔,来自省内13个设区市的117支代表队参加团体决赛。
金钥匙科技竞赛历来注重考查学生综合素养,今年赛题依然紧扣时事热点:“神舟十八号载人飞船里的斑马鱼和金鱼藻” “海水的深度测量” “油电混合动力汽车” “人形机器人的灵巧手”等赛题内容涉及载人航天、宇宙天体、量子材料、能源技术、生物医学等多个领域,出题方式融合了大咖提问、科普影视、科学热点等内容,充分突显了时代性、探究性和实践性,引导学生在科技竞赛中学科学、爱科学、用科学。同时,今年大赛的答题系统进行了升级,进一步优化了现场答题体验,确保比赛结果公平公正。
接下来,让我们一起认识一下参赛的三所学校~
江苏省江阴高级中学
江苏省江阴高级中学聚焦创新人才培养,构建科技创新教育体系:通过优化资源配置、强化师资建设、搭建“物理+跨界”课程平台,打造“高中+高校+企业+社区”实践网络。学校构建了以3D智造、人工智能、新能源等主题为代表的“领跑者”启智课程群。在工程教育领域,学校持续深化工程教育课程建设、联盟资源整合,采用“协同共建”与“学科协同”的创新路径,统筹校内外优质资源。育人成效显著:2023-2024学年,学生获学科奥赛省级奖76项、国家级11项,科技创新竞赛67人次获省级以上荣誉,立项国家专利2项。
江阴市第一初级中学
江阴市第一初级中学依托“物理+”跨学科课程,聚焦核心素养,夯实认知基础,创新打造问题驱动型学习范式,让每位学生在特色育人场景中成长为具有科学家潜质的科技创客。学校开设了樱智绽放、无人机、励实机器人、趣味编程等深受学生喜爱的科技类校本课程。每年举办的科技节活动吸引了众多学子参加,学生在实践体验中感受科技的魅力。学校还组织学生走进高新企业,通过在数智实验室与工程师面对面交流,将智能制造、大数据分析等课堂知识转化为实践能力。近年来,学校多次获评江苏省青少年科技教育先进学校,在省市级科技竞赛中累计获奖超500人次。
江阴市城中实验小学
江阴市城中实验小学秉承“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深耕“资源、活动、课程”三位一体的科创教育体系,获评无锡市青少年科技创新教育学校、首批江苏省人工智能教育示范基地及全国青少年人工智能活动特色单位等。2024年底,学校科协的成立标志着科创教育迈入新阶段,未来将通过AI实验室实践、科技大讲堂、创新挑战赛、校园科技节、科学嘉年华等特色活动,携手行业专家共同拓宽学生科技视野,让城中学子在实践中激发科学兴趣、提升创新能力和综合素养,绽放成长光彩。
据了解,江苏省中小学生金钥匙科技竞赛启动于1996年,已连续举办了29年,竞赛不断丰富竞赛内容与形式,目前已发展为综合科技知识赛、校园之间智力竞技活动、“诗词里的科学”网络挑战赛、青少年人工智能活动、儿童科学创想画活动、青少年科普科幻作文创作、苏台青少年创新创意活动等综合性科普项目,配合中小学课程改革、推进素质教育、加强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建设,成为我省参与率最高、影响力最大的青少年品牌科普活动,不断激发青少年创新创造活力,助力推进科普教育、为“强富美高”新江苏建设储备科技创新后备力量,进一步营造创新社会氛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