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走在路上,我们都会看到红绿灯,但你是否想过:为什么红灯代表“停”,绿灯代表“行”?它们背后藏着怎样的科学原理?
近日,祝塘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携手祝塘镇科协、祝塘镇公共文化空间,举办了“科学对对碰,探索红绿灯”趣味科普活动,带领孩子们一起揭开红绿灯的秘密!
科普小课堂:红绿灯的由来
活动伊始,科普老师向小朋友们抛出了一个问题:“为什么红绿灯要用红色和绿色,而不是其他颜色?”原来,这和光的波长有关。红色光的波长最长,穿透力强,即使在雨雾天气也能清晰可见,因此被用作“停止”信号,提醒人们注意安全。绿色光的波长适中,对人眼较为柔和,适合作为“通行”信号。后来,为了增加交通指示的多样性,又加入了黄色作为“警示”信号。小朋友们听得津津有味,发现了原来生活中常见的红绿灯竟藏着这么多科学知识。

趣味游戏:红绿灯大挑战
学完知识,当然要玩个游戏巩固一下。小朋友们化身“小汽车”,根据老师喊出的“红灯停、绿灯行、黄灯准备”指令,迅速做出反应,若反应慢了就要接受“交通规则小问答”的考验。现场欢声笑语不断,孩子们在游戏中不仅锻炼了反应能力,还加深了对交通规则的理解。
动手实践:DIY红绿灯
动手制作红绿灯模型环节中,孩子们在科技志愿者的指导下,利用纸板、彩纸、LED灯等材料,一步步组装出自己的红绿灯。有的小朋友还发挥创意,给红绿灯加上了可爱的装饰。“我的红绿灯会亮啦!”一位小朋友兴奋地举起作品,成就感满满!
本次活动通过“科普+游戏+手工”的形式,既科普了交通安全知识,增强了青少年的交通安全意识,又锻炼了他们的动手能力,为辖区儿童点亮了一盏科学意识、创新思维之灯。相信在之后的学习和生活中,他们会努力成为遵守规则、热爱科学、善于思考的新时代青少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