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江阴市科协、江阴市教育局组织市青少年科技教育名师工作室主持人、导师代表和成员代表开展研习活动,赴温州科技高级中学参加第一届中小学人工智能与创客教育大会,探索青少年科技教育的新路径。
大会围绕“人工智能通识教育:师资、课程和实验室”主题展开,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来自全国各地的教育专家、一线教师、人工智能和创客教育工作者以及教育装备企业代表齐聚一堂,共同探讨人工智能通识教育的课程实施、实验室建设以及师资培养等问题。
在大会期间,多位行业领军人物发表了精彩演讲。浙江大学汪志华教授从逻辑学的角度深入剖析了人工智能教育的重要性,为与会者提供了新的思考角度。上海师范大学林晓博士则分享了K-12至大学阶段AI课程体系的构建经验,为教育工作者提供了宝贵的参考。NOAI科学与教育委员会主任毛勇则讲述了青少年AI教育如何走向国际共识,为江阴市青少年科技教育的国际化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
课堂展示环节同样亮点纷呈。温州科技高级中学的林淼焱老师和南通大学附属中学的刘正云老师分别以《Embedding在文本分类中的应用》和《昆虫分类模型训练》为主题进行了生动的教学演示。学生们在OpenHydra平台上亲手操作,体验了AI模型的训练过程,展示了人工智能教育在中小学课堂中的巨大潜力。
对于各位参会老师而言,此次参会不仅是一次宝贵的学习机会,更是对未来发展方向的一次深刻思考。
屠敏
我从中获得了许多关于如何将最新科技成果融入日常教学的新思路,将以此为契机,进一步优化和完善现有的人工智能与科技创新课程体系,采用更加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为教师提供专业成长的空间,最终实现师生共同进步的目标。
曹凤娟
在中小学阶段,学生如何学人工智能、用人工智能学、和人工智能一起学是我们当下的责任和使命。作为江阴市青少年科技教育名师工作室的主持人,我将把这次大会的收获和经验带回到我们的工作中去,积极推动人工智能和创客教育在江阴市的普及和发展。我相信,在江阴市科协、江阴市教育局的领导和支持下,我们一定能够培养出更多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青少年科技人才,为江阴市的科技事业和未来发展贡献我们的力量。
徐珂
林淼焱老师和刘正云老师的精彩演示,让我亲眼见证了人工智能教育如何在中小学课堂上生动演绎。学生们在OpenHydra平台上亲手操作,体验AI模型的训练过程,那份专注与热情,让我坚信,人工智能教育的未来,属于这些敢于探索、勇于实践的年轻一代。此次大会,不仅是一次知识的盛宴,更是一次心灵的触动。它让我深刻意识到,作为江阴市青少年科技教育的一份子,我们肩负着培养未来科技人才、推动教育创新的重任。我将把这次大会的所学所感,转化为实际行动,致力于提升江阴市青少年人工智能与创客教育的水平,为孩子们搭建起通往未来的桥梁。
此次研习活动不仅为教育工作者提供了一个交流学习的平台,也为江阴市青少年科技教育的未来发展提供了思路。江阴市青少年科技教育名师工作室将继续发挥引领作用,推动人工智能与创客教育在中小学的普及与发展,为培养更多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青少年科技人才贡献力量。
|